一、强化改革推动,抓实绩效管理提升
(一)推行“大绩效观”。率先在全省市州布局谋篇,出台《“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全面提升财政政策效能、资金分配使用效益、财税改革效果、财会监督效力、内部管理效率等五个方面47项具体任务,全市“一盘棋”深入开展“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坚持制度先行,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永州市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修订涵盖事前评估、目标管理、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等12个管理办法,力求不留死角构建起“1+N”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促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切实推动提升县级财政管理绩效水平。
(二)融通“大收入观”。坚持政府收支预算绩效融通并重,推动开源节流挖潜增效。一是广蓄“源头活水”。落实落细湖南省“稳增长二十条”政策和《服务打好“发展六仗”若干财政政策措施》,出台《永州市全面恢复提振消费的实施意见》《永州市科技服务产业发展十条措施》,推出“信易贷”“中标贷”“财源担”等与财源建设相关系列产品,对骨干税源培植、“五好园区”建设、重点领域财源税源整治等开展攻坚行动,做实做优财源载体。二是推动节支增效。针对信息化平台重复建设、工程项目超概算等棘手难题,在财力配置和人力管理效率方面实施改革,全面加强成本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促进规范投资行为,节省非必要开支,盘活可统筹使用资金。秉持“成本—效益”的基本理念,削减低效无效资金,形成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良好态势。
(三)树立“大资产观”。立足国有资产资源全局视角,建立治理协同机制,分领域组建五个工作专班,着力“突出风光潜能、突出引擎蓄能、突出数字赋能”三个突出,用好“用、售、租、融”四字诀,充分利用新上线“永州智慧国资”系统的盘底、盘算、盘活功能,推动国有“三资”清查系统化、运作规范化、盘活多元化、管理智能化,持续提升资源使用效能和资产处置效益,释放国有“三资”价值。
二、强化“三全”举措,夯实绩效应用基础
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的绩效管理闭环。
(一)把好事前关口。相继出台《永州市本级预算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永州市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着力推进绩效管理关口前移,把好基建类项目和信息化建设项目质量关,进一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建立“部门+财政”评估机制,采取“绩效管理专家+市直主管部门+资金管理科室”组团辅导审核模式,将审核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有关单位整改。
(二)抓实事中监控。充分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与预算执行进度实施“双监控”,将涉及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关注程度高的重大项目作为财政监控重点。市本级选取信息化运维、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及奖励资金等27个专项或项目开展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对监控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部门整改。
(三)多维事后评价。近年来,市本级重点绩效评价范围拓展到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政府采购等领域。对外,将华为云计算服务、工伤保险基金等10个项目纳入巡察、财政、审计联动重点内容;对内,统筹绩效评价、财会监督等力量开展工作,同布置、同进场、同检查,形成“评价、反馈、整改、提升”良性循环,通过重点解剖、重点问效、重点突破,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三、强化支撑保障,压实绩效管理责任
(一)同向发力。建成党委、政府统筹领导,人大、政协、审计等协同监督,财政部门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主责落实,社会第三方广泛参与的职责清晰、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的协同联动机制。将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分别纳入市直部门和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作为真抓实干督查考核、财政日常工作整体水平高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绩效意识。探索建立预算绩效评价、财会监督与党委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机制,通过计划共商、信息共享、工作共推、整改共促、成果共用方式,全力推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二)创新加力。以绩效思维推动政府采购全流程管理,打造“数字政采”,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极大降低采购成本。积极推动项目投资评审向强化预算管理功能转型,探索研究与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相衔接的绩效评审工作模式和方法,更好发挥财政评审“利剑”优势。做实绩效目标,建成共性指标框架,制定分行业分领域个性绩效指标,并将绩效指标库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增强预算约束力。
(三)内部协力。“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推行工作专班每月一调度一通报、年底结总账机制,抓好政治机关建设、模范机关建设、省级文明单位创建,确保市委、市政府交办督办及局党组研究的事项“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出台《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重点任务清单》,进一步健全财会监督体系。推进清廉财政建设,从制度机制上找症结、找对策,从源头上防范违纪违法行为发生,“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廉政风险点防控等相关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切实形成了清廉自守、廉洁理财、干净干事的局面。